聯系我們 Contact Us
座機/傳真:0519-83680883
劉守志 (銷售總監)15995074525
郵箱:15995074525@163.com
地址:常州市武進高新區西湖路2號富都公館1902室
大國企全栽了!高端機床命脈被掐,背水一戰打響翻身仗
咱中國機床行業有個外號叫“十八羅漢”的十八家國企,曾經那是真風光!沈陽機床、大連機床、北京第一機床廠……個個都是響當當的名字。
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全球每賣三臺機床就有一臺貼著“中國造”標簽,產量妥妥的世界第一。廠里工人三班倒趕訂單,工程師熬夜攻克技術難關,機器賣得紅紅火火。
可這才過了多少年啊,十八家大國企幾乎全軍覆沒:有的破產清算,有的被外資吞并,剩下的也半死不活。更憋屈的是,咱們的高端數控機床九成要靠進口,人家一卡脖子,國內好些工廠就停工歇菜。你說這世界第一的招牌,咋就摔得稀碎了呢?
禍根早早就埋下了。
當年剛改革開放那會兒,咱想得挺美:拿市場換技術唄!結果外國佬精得很,老舊生產線塞給你,真正的數控系統、核心部件全藏著掖著。
軍工、航空、精密制造這些關鍵領域一看國產設備精度不夠壽命短,扭頭就花大價錢買德國日本貨。這“技術鴉片”抽久了,自己研發筋骨都松了。
再就是步子邁太大扯了襠,不少企業只想著擴產能搶市場,質量稀里嘩啦往下掉。沈陽機床在2012年搞到世界規模第一,銷售額180億風頭無二,可產品總出毛病——工人調試三小時才能干活,零件干到一半突然鬧罷工,客戶氣得直跺腳。名聲一臭,連國內市場都丟了。
管理更是亂成一鍋粥:有些廠領導心思早不在機床上,天天琢磨怎么蓋樓、炒股、玩金融。機床核心技術啃不動,研發經費舍不得花,眼睜睜看著國外品牌用質量穩定的中端機吃光市場,把咱最后一點價格優勢都給卷沒了。
難道真沒翻身的希望了?別急,路子還有幾條!
智能制造這根救命稻草得狠狠抓住。給機床裝上人工智能大腦,讓它自己會學習會糾錯,這事兒咱們有戲。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去年就突破了封鎖線,高精度復合機床也能造出來。
2024年前五個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飆到33.3萬臺,漲幅達到5.7%——市場在拿真金白銀投票啊!
出海打糧食比窩里橫實在。歐洲日本高端市場拼不動,可俄羅斯、越南、印度正嗷嗷待哺呢!俄烏沖突一打,俄羅斯工廠急缺機床設備,咱們今年上半年光賣到俄羅斯就賺了4.4億美元。越南車企擴張生產線,印度能源企業猛搞基建,都是國產機床大展拳腳的舞臺,全年機床出口額沖到51.2億美元就是鐵證。
國家現在也急眼了,工業母機直接定位成“命脈產業”。高檔數控系統研發砸錢!精密主軸技術攻關補貼!重點企業稅收減免!2024年整個行業研發投入翻倍增長,就看企業爭不爭氣,敢不敢把這股勁兒變成真本事。
說起來這機床興衰和咱老百姓也扯得著關系。你車間里那臺老出毛病的設備,很可能就是國產的殘次品;老板掏天價買德國機床的冤枉錢,最后都攤到產品價格上——羊毛出在羊身上,工資漲不動、物價往上躥,根源不就是制造業腰桿不硬氣?
中國機床跌的跟頭夠慘痛了,可還沒到認輸的時候。
技術短板要咬牙補上,質量口碑得一點點掙回來,國際市場更要硬著頭皮闖。
翻身仗不是敲鑼打鼓就能打贏的——國企栽倒的坑得填平,民企創新的火得燒旺,全民對“中國精度”的信心得重鑄。
這條路再難也得走,畢竟機床不強,中國制造這桿大旗,永遠挺不直腰板!
返回列表